近期進入到了楊柳飛絮期。對于很多過敏人士來說,一把鼻涕一把淚,有點“傷不起”。春花爛漫,很多人只敢遠觀,但您可能真的錯怪這些“花”了,真正讓您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元兇”,其實是“樹”。今天就讓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的醫生為您揭開春季花粉過敏的秘密,教您避開那些過敏的“坑”。
春季哪些植物易致過敏?
大家一提到“花粉”,就認為是那些開得姹紫嫣紅的花朵,殊不知旁邊不起眼的樹木同樣會生產花粉,特別是在春季,更是造成過敏的真正“元兇”。致敏花粉以“風”為介質,具有產量大、重量輕的特點,主要來自柏科、松科、楊柳科、桑科、木犀科(如白蠟)、樺木科、懸鈴木科、豆科(如刺槐)、梧桐等。相反,令人賞心悅目的桃、杏、李、梅、櫻、玉蘭、海棠等,基本上不會引起花粉過敏反應,因為它們是“蟲媒花”。
常見春季致敏花粉的時間不同。通常3月份以柏樹為主,到了4-5月份,主角則變成了樺樹、梧桐、楊柳樹等。特別提醒的是,受多種因素影響,每年的花粉日歷可能稍有差別。
春季過敏有哪些典型癥狀?
“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可以說是對春季過敏典型癥狀的形象描述了。比如鼻癢、鼻塞、打噴嚏、流清涕等都是常見癥狀。相比其他類型的過敏原,春季花粉過敏的眼部癥狀更為突出。眼睛常出現癢、結膜水腫、紅腫、流淚等癥狀,嚴重者甚至雙側眼瞼也會紅腫,分泌物增多,早上起來睜不開眼。在變態反應科門診中,不少患者都是腫著兩個眼泡就來了。
還有一部分過敏人群的嗓子會出現異物感,有痰的感覺,老想清清嗓子,間斷性咳嗽。嚴重者還會出現劇烈咳嗽、胸悶,憋氣、喘等類似哮喘的表現。除此之外,還可能合并五官癢,比如耳朵癢、上顎癢等。
春季是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的季節,感冒與過敏癥狀多有雷同,如何區分二者呢?
一是花粉過敏一般不伴有發燒,而感冒通常可伴有發燒的癥狀。
二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還會伴有全身的非特異性癥狀,如乏力、頭疼、嗓子疼、肌肉疼等,但過敏通常不會。
三是感冒一般在病程的第3~5天時鼻癢、噴嚏等癥狀減輕,且可自愈,但過敏的病程更長一些,可持續一個月或更久。
四是從用藥上來說,如果是單純中藥配方制劑對于感冒有用,但對過敏無效;如果是中西復方感冒制劑,因為其中含有抗過敏成分,也會對過敏有效,但停止用藥后癥狀立即復發。
此外,過敏性鼻炎還常與血管運動性鼻炎混淆。但相比過敏性鼻炎來說,血管運動性鼻炎以流涕或鼻塞為主要表現,通常鼻癢、打噴嚏及眼部癥狀不明顯。而且癥狀是常年出現,并不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同時,受到溫度、氣味的刺激會容易發作,比如遇冷、遇熱,或晨起時也更嚴重一些。如果進一步查體會發現,過敏性鼻炎的鼻黏膜通常呈蒼白或粉白色,血管運動型鼻炎則以紅腫為主。
春季花粉過敏哪些人易中招?
花粉癥在青中年人群中患病率較高,近年來青少年患者亦有增加,相對而言老年人患病率較低。過敏性鼻炎的發生受遺傳和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3歲前有濕疹病史、父母患過敏性鼻炎、暴露于室內外高水平環境污染、生活在花粉高濃度地區等。流行病學數據顯示,城市的兒童過敏性鼻炎患病率較農村高,這可能與“環境衛生假說”有關,即衛生條件進步減少兒童感染機會,從而導致過敏性疾病罹患風險增加。
如何避免春季花粉過敏?
防止花粉過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遠離過敏原,在花粉高發期應盡可能減少戶外活動。但畢竟春光明媚,正是戶外踏青好時節,所以“躲”起來是不可取的。相對來說,市區除了個別郁郁蔥蔥的公園外,花粉濃度會比郊區低一些。外出時,建議全副武裝,長衣、長袖、口罩,防護鏡等也盡量裝備上。也可在出門前使用花粉阻隔劑,涂在鼻腔表面,起到物理隔絕的作用。
春季花粉過敏如何用藥?
如果明確有過敏史的人,建議在過敏季到來前1~2周口服抗組胺類藥等。若是提前了解到要去的地方,花粉濃度較高,可提前服用抗過敏藥,或在醫生指導下加量。在過敏季,要規律使用鼻噴糖皮質激素或抗組胺類滴眼液等,直至花粉季結束,不建議自行停藥。
第二種治療方法是抗IgE治療。這是一種注射用的生物制劑,不針對某一種過敏原,即不受過敏原種類的限制。建議在過敏季開始前1~2周使用。常規藥物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考慮選擇抗IgE治療,但目前尚不將其作為治療花粉過敏的一線藥物。
第三種治療方法是脫敏治療,這也是協和的特色療法。脫敏治療是目前唯一針對病因、能夠產生長期療效、改變疾病自然進程的治療方法,根據過敏原制定個體化脫敏方案。脫敏治療通常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療程為3~5年,注射頻率為每周1~2次。通過脫敏治療,患者再次接觸過敏花粉后將不發生或少發生過敏癥狀。隨著花粉癥的進展,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咳嗽、喘息等哮喘表現,脫敏治療可以阻止從鼻炎到哮喘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