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記者李恒)春季是養護胃腸的好時節。什么情況下需要做胃腸鏡檢查?發現腸息肉后一定要切除嗎?切除后是否會復發?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李景南介紹,胃腸鏡檢查并非人人需要做,臨床上需要做胃腸鏡檢查的情況一般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情況是出現消化道癥狀,如長期腹痛腹脹、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吞咽困難、消化不良、反酸燒心以及大便習慣改變等。當出現這些癥狀時,胃腸鏡檢查是幫助診斷的重要手段。
第二類情況是40歲以上的人群,由于腫瘤發病率逐年增加,即使沒有不適癥狀,也建議進行胃腸鏡檢查,及時發現早期病變,如結腸息肉等,起到早發現早治療、預防腫瘤發生的作用。
第三類情況是高危人群,包括有胃腸道腫瘤家族史、既往有結腸息肉情況或特殊遺傳性息肉病的人,應在醫生指導下定期進行胃腸鏡檢查。
專家提醒,胃腸鏡檢查發現病變時,需要做活檢以明確病變性質。發現胃腸息肉,一般需要切除。根據活檢病理結果,決定進一步的處理和復查時間。部分息肉如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復發風險,具體原因與個人情況、飲食習慣等有關,應定期復查。